国际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研究,在20世纪末对五因素人格模式(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 简称Big Five)五个维度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各维度的描述性特质归纳如下:
外倾性:正面表现为健谈,好表现,面部表情丰富,并喜欢做出各种姿势;果断,好交友,活泼,富有幽默感;容易激动,好刺激,趋向于好动,乐观。负面表现为沉默寡言,呆滞。
宜人性:正面表现为善于为别人着想,似乎总是在与别人互动;富于同情心,直率,体贴人。负面表现为充满敌对情绪,不友好,给人不信任感,缺乏同情心。
责任感:正面表现为行为规范,可靠,有能力,有责任心;似乎总是能把事情做好,处处让人感到满意。负面表现为行为不规范,粗心,做事效率低,不可靠。
情绪性:正面表现为情绪理性化,冷静,脾气温和,满足感,与人相处愉快。负面表现为自我防卫,担忧;情绪容易波动,易产生负面情绪,还易产生非理性的想法,难以控制冲动,在压力状况下比他人效果差。 开放性:正面表现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是对知识、各种艺术形式和非传统观念的赞赏;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知识丰富,富于创造性。负面表现为自我封闭,循规蹈矩,喜欢固定的生活和工作程式,不善于创造性思考。
由于五因素人格模式的普遍性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因而国际上在近年出版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教科书和专著中居于显著地位。在社会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五因素人格模式有利于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准容易把握,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对照,与社会人格的结合较为紧密,有利于大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的培养,建议可把五因素人格模式作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