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症是对某种客体或情境产生持续的、无法控制的强烈恐惧,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所害怕的对象是外在的,而且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是其特征。恐怖症有两个特征性表现,对引起焦虑环境的回避和即将进入该环境时的期待性焦虑。引起焦虑的环境包括场合(如拥挤的环境)、生物体(如蜘蛛)以及自然现象(如打雷)。以对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惧怕为特征的一种焦虑障碍。本病可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三种。该疾病较为常见,多发人群为女性,主要表现为焦虑、逃避心理、恐惧等症状,可伴有抑郁、强迫思维、紧张等并发症。
主要病因
恐怖症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通过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情况多一些,提示了遗传因素的影响。
如果患者病前的性格较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或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易发生恐怖症。
恐怖症患者的警醒水平较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5-羟色胺、肾上腺素分泌的较多。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及学校不良的教育等都可能成为恐怖症的发病原因,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不当的教育方法为主。父母的溺爱、吓唬、威胁等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增加恐怖症的发生危险。此外,家庭成员不和睦也会给孩子带来惊恐与焦虑。恐怖症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出生次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流行病学
恐怖症较为常见,发病率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社交恐惧症发病率约为13.3%,特定恐惧症发病率约为11.3%,发病人群主要为女性。
好发人群
女性:本病可发病于任何性别,但女性较为常见。
诱发因素
患者本身性格较为羞涩、胆小,可能更易引起恐怖症。
患者生活在不良环境中,长期处于惊恐状态可能导致恐怖症。
患者童年或成年时期受到某些重大精神刺激造成心理阴影,使患者对某些场所或物体产生恐惧心理。
症状
恐怖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逃避心理、恐惧等症状,出现烦躁不安、难以自控、过度担心、惊慌、性格改变等表现。若病情严重,可伴有抑郁、强迫思维、紧张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表现为患者烦躁不安、难以自控、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
表现为患者拒绝去人多的场合,拒绝接触外界事物。
表现为患者害怕、不敢做出正常举动等。
表现为患者心跳加快、窒息感、手麻足麻、出汗等。
表现为精神兴奋、血压升高、出汗、手脚麻木等。
其他症状
该症状出现于遭受强烈刺激的患者和血液恐惧症患者身上,一般最常见的就是晕血现象,患者见到血液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头晕、晕厥等表现。
并发症
表现为患者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严重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表现为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想法,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
如患者原来性格温和变为脾气暴躁,或原来性格开朗变为沉默寡言。
就医
患者出现焦虑、逃避心理、抑郁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优先建议患者去精神心理科,若出现其他躯体症状去相对应科室就诊,一般通过临床症状排除躯体疾病、焦虑症等病症后即可诊断为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