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成年人最高级的能力:钝感力 (1)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2/11/24 9:17:35

    最近微博上有这样一个亿级话题冲上热搜,引起无数网友的共鸣:为什么说钝感比敏感更重要?

    其中,令人感触最深的一条网友回答是:敏感让自己承受双份的痛苦,既讨厌别人,更讨厌自己。敏感,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丰富感知力的同时,意味着更容易被入侵,陷入自我否定、精神内耗的沼泽地。因此,有时候,一个人“钝”一点儿,反而更幸福。当然,这里的“钝”,不是木讷、迟钝,而是直面困境所具备的韧劲和耐力,是面对外界噪音所展现的通透豁然。

    正如,《钝感力》中所说:钝感力,才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不乱想,一切都是假想。

    生活中你是属于这样的人吗?工作中,别人的一句轻巧巧的话,甚至一个微表情,你脑子里却已经翻江倒海,联想、脑补了各种可能,质问了自己无数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平时走在路上,也总感觉大家都在盯着你,总怕自己出岔、露糗,结果越紧张越出错。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每时每刻如同一条毒蛇啃噬着你小心而卑微的心,活得太累。殊不知,你的脑海里那些忐忑不安,一切不过是你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假象,其实大家根本无暇注意你。
    正如,作家松浦弥太郎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心理学家张德芬,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她被邀请做一次婚姻讲座,而那时她的婚姻恰巧出问题。所以,越到临近,她越焦虑,甚至彻夜失眠,担心读者对自己失望,害怕学员当场嘲讽她,恐惧自己处境尴尬……然而,当那一天真正来临时,讲座上从未有一位学员质疑她,大家只是关心的地询问:那你以后还会继续出书吗?她如释重负的同时,更顿悟了一件事: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苦恼,其实是源于自己的过度敏感、过度解读,事实上并非如此。别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罗翔也曾说:“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在外人眼中,其实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所以,收起你敏感的触角,不乱想、不猜想,一切不过是假想。
当你放下了别人的目光,也就拔下了心上的刺。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