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出生后,父母是最先在这张白纸上写字作画的人。虽然,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在努力成为自己,但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意义深远。
我们总是一边想改变,一边不断回到过去。
小荣4岁时在亲戚家吃饭,妈妈小声地提醒,都这么胖了,还吃这么多,她从妈妈眼神中看到了不满,这让她在一桌人面前羞愧难当。在你每次对自己身材不满时,这个场景就会再次浮现。
如果小时候,我们体会到太多的被忽视、被挑剔、被否认,即使我们成人了,童年的创伤性体验还会反复回来。比如,童年时常常被忽视 ,成年后,当我们发现,有人没有及时回复我们的短信或电话,我们就焦虑就会瞬间增长,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这样的感觉会如此自动化地在不同的情境下反复出现。
还有一种躲避创伤的方式:解离。解离有许多种方式,有的人会是情绪性、生理性地将注意力从痛苦的事情上转移,比如,阅读、睡觉,这样他就不必面地所发生的一切。也有些人会转向食物、酒精、毒品、性、电视以及许多其他事物去麻木自己。这确实像是很多人都会用的方式,所以偶尔用来处理创伤没有大碍,但如果总是用这样的方式去逃避,并不表示那些创伤的影响就会变小,严重的解离就会出现病理现象。
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知不觉走在老路上。重复无效的、对自己不利的方式。
所以,当你你决定不再跟某个人交往,决定与某个人走人婚姻,决定选择一个更有挑战的工作,或者选择一个能让你永远避免挑战的工作……,需要确定那是自己的意志使然,还是一种固有的模式在运行。
原生家庭在很早的时候,便为我们写好了一生的剧本,照着剧本演出是最轻松的,但角色却未必是你喜欢的。找回自己的本心,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剧本,意味着识别并离开那条习惯的老路,去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学会了如何识别,我们就做好了准备,改写原生家庭写好的脚本,去走一条新路,走一条新路并不容易,但却值得。
脱离你的固定模式,才能走上新路。
当我们总是用自己的猜测去预期事件的发生发展时,很多时候都会被我们人生的老剧本带偏。所以,走新路,意味着要了解自己的那些固定模式,在更早的时候觉察到你的脚站在了哪里。
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你可以用头脑风暴或是采访朋友,为自己日积月累地准备一个新旅程手册。记录你的困境、老路、新路,勇于尝试那些陌生的、可能更有效的好方法。
探索新路的重要原则便是,这条路让你更容易摆脱负面情绪的纠缠,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