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建筑工程学院>> 党群工作
时代之问 中国作答
来源:建筑工程系 发布人:袁新安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1/1/7 20:36:40 更新时间:2021/1/7 20:36:44
人类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时代之问、命运之问。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清晰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判断、中国主张。历经时间检验,审视当前世界形势,这一理念愈发彰显思想力量和时代价值,是引领世界大变局的共赢方案。


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

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

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

要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世界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平等地享有安全保障,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别国面临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

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更加突出。

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

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面对人为制造的政治偏见与文明隔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要摒弃傲慢和偏见,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

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

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切实行动认真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事实充分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有效应对共同挑战和处理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社会是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大家庭,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取向,任何讹诈封锁、极限施压的做法,任何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