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什么是应激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2/10/18 14:50:58
    “应激”是英语“stress”的汉译名称,“stress”的最初含义是“困苦”或“逆境”。后来,这个词被引入了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作用于某物体之上的足够使其弯曲或折断的拉力或力量时所产生的抗力。随后,“应激”也逐渐被引入生理学、医学,然后被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在我国,“应激”一词首先是作为一个医学术语使用,之后被我国心理学者广泛接纳和应用,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应激展开了研究。心理应激与身心疾病密切相关。在西方社会普遍流行的疾病中,大部分的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这个事实促使人们渴望了解应激的本质,并探索克服它的有效措施。有些学者认为,个体的应激反应不仅取决于应激的数量和强度,还取决于个体对它的认知和评价,强调的是在调节和产生应激反应时心理变数的重要性。由于“应激”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多变量的集合,目前心理应激还没有得到一个学术界公认的界定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心理应激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或“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模式。这种系统模式包括应激源、应激中间变量、应激反应。应激源可以是躯体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文化性的,主要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由激素导致的情绪反应,是个体针对意识到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当个体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SARS疫情、地震、新型肺炎疫情等),就会在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反应。比如: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通俗地说,心理应激是指人由于遭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付的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应激是有两重性的:1.如果有备而战,勇气和信心充足,胆大心细,既弘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又讲究科学理性,我们就能减少无谓的损耗和牺牲。2.如果我们把处理危机当成升华精祌,磨砺意志,锻炼体魄,提高能力,增加体验,加速成长,承担责任,当成成就业绩的机遇,那么我们不仅会有超常的水平发挥,还会获得在舒适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人生洗礼和感悟。那样的话,衰竭会离我们远去,强健崇高的人格会巍然挺立。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