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高敏感的人骨子里真的是自恋狂吗?(2)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3/2/25 9:29:10
    研究超敏感与自恋的联系
    约克和他的同事认为,理解高敏感者(HSP)与自恋的关系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特质的本质提供有用的见解。同时他们还强调:在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时不应该将高敏感人群(HSP)视为“病态化的”,我们主要是为了确定它的问题和脆弱型自恋之间的适应性特征。
    为了验证二者之间的可能性联系,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通过一位教员的参与者库获得的在线样本(参与者平均年龄为30岁),另一项是通过在线招聘网站获得的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5岁)。
    除了通过“高度敏感(HSPS)”和“过度敏感自恋(HSNS)的量表”来测量人格特征外,研究人员还安排了“五因素模型人格特征量表(也称大五人格模型)”和一个简短的“自尊问卷”。此外,研究人员还用一个标准的心理症状指数测试了这些品质可能发生的“症状负荷”。在分析时采取了提名学网络方法,也就是说,他们试图描绘出可能连接这两个方面的超敏性的整个特质群。
    正如预测的那样:高敏感度和高敏感自恋(HSNS)以及脆弱型自恋分数都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二个模式确立了“低感觉阈值(高感觉敏感度)”和所谓的“基于脆弱的权利”,或“以不幸为理由的权利”之间的联系。
    但一个与预测不一致的发现是:高度敏感(HSPS)的项目并没有与自恋形成所谓的共同因素。相反,高度敏感(HSPS)中的一些特征,即容易兴奋(容易被刺激唤起),与高敏感自恋(HSNS)有关。这种容易兴奋的维度似乎是高度敏感的人可能经历的易怒以及他们相信自己的独特性的基础。
在提名学网络中发现的人格特征有:“神经质和内向”,但没有证据表明“合意性”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高敏感度可能与“权利的愤怒”有关(第246页),但与公开的对立情绪无关。
    研究结果还显示:HSP-HSNS得分高的人的生活似乎确实受到了影响,这可以从他们较低的自尊水平、较高的症状负荷和较高的心理障碍诊断中可以看出。那些高度敏感的自恋者似乎特别容易经历这些痛苦。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